沈乐妮望着眼前的风景,轻轻叹了口气。打仗真是太艰难了,她已经许久没有吃过一口热乎饭菜了。不过此次有她的东西,将士们吃得还算可以,以往别说能选择一下,就连顿顿吃饱都做不到。
行军打仗最是累人,饶是沈乐妮没什么胃口,一块完整的压缩饼干没一会儿也都吃了个干干净净。
她一手撑地,一手搭在一条屈起的膝盖上,微仰着头,阖上眼睛感受属于草原独有的气息。
坐在这里,就不免想起了初来时同何氏和平安一起生活的场景。那时候,她日日都要拉着平安到草原上学习骑马,后来她又开始训练平安……
蓝天白云,牛羊成群,绿油油的草地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,还有她们三人坐在一起吃饭,一幕幕都是美好的回忆。
那时她还想着,要是没有任务,一直生活在那里倒也不是不行。
可惜,再也回不去了。
沈乐妮坐了一会儿便起了身,只是刚往回走两步,便发现几个女医立在一处,有人似是不太舒服,正躬着身,手轻抚着胸口。
她朝几人走去,开口询问:“这是怎么了?”
几人朝沈乐妮行礼,一人面色有些苍白地回道:“回大人,我们几个有些不舒服,过来透透气。”
沈乐妮稍一想,便有了猜测,说道:“是因为一路上的尸首?”
那妇人点头又摇头,艰难道:“方才看见一些将士骑马离去,回来时见他们刀上都沾满了鲜血,一打听才知道,他们是巡视的时候,顺手处理了战场上那些还未死透的匈奴……”
说到此,她似是回忆起了什么画面,险些又呕起来。
沈乐妮默了默,道:“战争总是残酷的。”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。
“大人,您说为什么好好的,要打仗呢。”有一人伤感着。
“是啊,在长安的时候,也没听说匈奴打过来了呀。”
“若不打仗的话,那么多将士也不会受伤,也不会有那么多将士死掉了。”
“虽说匈奴可恨,可这一路上的场景,看得我心揪得慌,唉……”
几个女医叹着气,没有打了胜仗的喜悦。
对于她们这些老百姓来说,和和美美、平平安安才是要紧的,谁又会希望打仗呢?
沈乐妮望着天际,声音同目光一样悠远:“没有人愿意挑起战争,有时候打仗,不是为了一时的冲动,而是为了长久的和平。”
所以,长痛不如短痛。
短暂休息后,军队再次启程,加快速度赶往了目的地。
此后的日子里,后勤军队除了救治伤兵,隔几日就会往前驻扎一些,为的便是离大军近一些,以便伤兵能够得到及时救治。至于被救下的将士,则会留在原地休养。后面的地方早就被大汉将士占领,每处庵庐也会留一部分将士下来保护伤兵,因而是极安全的。
反而女医们一路奔波,吃不好也睡不好,还要保持高强度的工作。但她们却没一个人敢松懈,毕竟有那么多将士还等着她们救命。
当青嫩的绿色爬满原野时,已是四月初。
天空湛蓝无云,嘹亮的鹰鸣声响彻云霄,草原上各种动物与植被争相冒出,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之景。
“大捷!!大捷!!我军大捷!!!”
“我军击破了浑邪王部和休屠王部!!!”
“我军胜了!!!”
高亢的嘶喊声惊破庵庐沉静的氛围,将士们纷纷探出头来,将远处那个骑着马赶过来的将士盯住。等听见他说的什么后,将士们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兴高采烈的叫喊,要把天给喊破一般,原地手舞足蹈起来。
这二十多天里,也时不时有捷报传来,但此次的不一样。因为此次乃是和匈奴主力军交战,所以这场捷报意味着,大汉军队在这一场战争中,成为了胜利的一方。
得知情况的女医们,也纷纷激动地落下泪来。因为这也意味着,她们总算不用再奔波了。
沈乐妮看着那个赶回来送捷报的将士,连日来沉重的心情总算是能松一松了。
第一次河西之战,总算告捷。这段日子见了太多伤兵与尸体,即便她再稳重的心态,也有些郁结了。
但打仗结束了,她们的任务可还没结束,毕竟将又会有一大批伤兵被送达这里。
沈乐妮让女医们轮流去歇一歇,养足精神,准备好打最后的这一场仗。
当日,几十名伤兵就被护送到达了后方。
女医们日夜不休地给将士们处理伤势、观察伤情,明明身处还有些冷的草原,一个个累得整日满头大汗,养了一些的精神又
给消耗了去。
两日后,霍去病率领大军到达了后方。
彼时沈乐妮正在一处毡帐里检查将士们的伤口,替他们换药消毒,帐外忽然传来闹哄哄的声音,将士们不知为何起了骚动。
沈乐妮细细一听,才听清楚外面的将士们喊着“将军回来了”,她不由愣了愣神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