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拜山神,蔺逸轩的妻子王夫人也来了,她怀着身孕,自然被赵芙莹多加关照。
王夫人领了蔺晴萱,看她样子,倒不像是什么恶毒后母,大概就是不怎么去管蔺晴萱,两个人相安无事,关系冷淡。其他夫人来了这里,说会儿话,就会看自家孩儿一眼,王夫人倒好,只摸着肚子,不住的低头看。毕竟不是亲生的,照顾好吃穿便行了,其他的一概不管。
换做其他夫人,定会为了面子,去照顾好蔺晴萱,在外人面前表现的亲密无间,不过这位王夫人是小门小户出身,心肠小,容不下别人。赵芙莹忙着的时候,就把这些事挑挑拣拣告诉了董玉婷,她还说,这位王夫人是在蔺逸轩喝醉了总之不是件太光彩的事情,董玉婷听了只当个故事。
李青黛和老太太是在场辈分最高的两个人,众人便以她们俩为中心,簇拥着她们出府。外头停着几辆马车,拜山神说白了就是逛庙会,拜的神不一样罢了,热闹便可,没那么多规矩,是走过去,还是坐马车过去都行。
小厮从库房搬了礼器先行一步,时辰还早,老太太等人不慌不忙,在门口说了会儿闲话,才各坐各车前去。街上热闹非凡,李博睿扒着脑袋往外看,李博翰坐在他身边,紧盯着他,怕他一不留神给翻出去。
董玉婷掀了帘子的一角往外看,街上卖什么的都有,烧鸡、包子、团子看的人眼花缭乱,没走几步,便能看见出炉的包子散发出一片白气,诱人的香味迅速飘了过来。街上人挤人,但都朝一个方向走,便是丹明山,马车走的不快,百姓听到马蹄声纷纷避让,几个胆子大的孩童看见马车,还跟着跑了几步,不过马上就被他们的爹娘给逮住教训了一顿。
小摊沿着丹明山脚摆了一路,董玉婷便也看了一路,卖的最好,最多的,当属虎头鞋、虎头帽、做的老虎娃娃,毕竟传闻中的山君,就是老虎形状。大概是不敢真的做出山君,就做出差别,这些老虎的皮毛还是黄黑色的,而不是传闻中的白色。
到了山脚,马车便不能再往上走了。老太太扶着元香的手下了马车,抬头看了眼山上并不陡峭的阶梯,由丹州几个世家出钱建的路,令百姓上山更容易。以前都是人走出来的土路,到底不如建了石梯显得庄重。
下毒 有两位老人在,众人走的……
有两位老人在, 众人走的缓慢,说说笑笑的往山上走。丹州各个世家皆出钱出力,修建的石梯平平稳稳, 一点都都不陡峭, 每块石梯又长又宽,正方便上了年纪的人上山拜神。彼时也有不少百姓往山上去,却不约而同的离她们远些,生怕冲撞了她们。山林里树木成荫, 头顶的阳光被遮挡的七七八八, 一点都不炎热。
过了会儿, 便走到一处青石板砖铺就的平地, 抬起头,一座巍峨的庙宇矗立在眼前, 它是个小二进院,三面围墙, 得走过两个拱门才能进入正殿。庙宇坐落的位置刚刚好, 在山下时瞧不见,得爬到高处,才能看见这座被树林掩映的庄严庙宇。这处人便更多了, 董玉婷吩咐下人照顾好公子小姐,别让他们走丢了,虽然李家在丹州是地头蛇,但不怕一万, 就怕万一。
几个世家的小厮在庙宇里忙前忙后,礼器、三牲搬进正殿,整整齐齐的摆在山神像面前。董玉婷还未进去,看的不大真切, 依稀可见一座高大的人面虎身的山神像摆在正中央,外头镀了金,金光闪闪的,预备着今天拜山神,看守庙宇的人把山神像擦得发亮。
以前没有庙宇,更没有山神像,便是在露天搭祭坛来拜,后来丹州逐渐富饶起来,才使了钱财修建了庙宇,造了金神像。在他们的认知中,山君努力修行便是要修成人身成仙,就打造了人脸虎身的神像,百姓不觉得奇怪可笑,只觉得威严可怖,就是他们想象中山神的样子,就该与常人不同。
李家打头,蔺家其次,乌泱泱的人群往庙宇中走去,自是容不下那么多人,下人便落在庙宇外跪拜。院里有人看守,据说便是传说中那对母子的后人,建了山神庙以后,这家人便索性搬了过来,以看守庙宇为己任。李家每月给他们钱财,明面上是供奉山神的钱,但实际上是他们看守庙宇的钱。
李修鸿站在最前面,手中持着香,鼓声、钟声同时响起,逐渐扩散去远方,激荡起山林间的大片鸟儿。李修鸿将香插入香炉,跪在垫子上磕了头,一旁上去几个人摆上美酒、五谷、时令鲜果、和华服。
刘家站出一位颤颤巍巍的老者,说来刘家原是丹州的大族,那时李家和蔺家并不有名,是后来居上,逐渐才成了丹州有名的世家。老者扶着儿子的手上前,接过祭文开始念,他的声音平缓、娓娓道来,让人不自觉静下心去倾听。
祭文上祈祷山神保佑丹州风调雨顺,无害无灾。众人垂手倾听,一点声音也无,庙宇好似把外界的声音隔绝,只能听见老者念诵祭文的声音。
好版主